10000元以上
* 专业要求:
* 职位描述:
中国矿业大学2020年秋季海内外人才空中招聘会
会议时间:10月30日北京时间(上午8:30-11:30) | 会议地点:网络空中讲堂 |
一、会议简介
中国科学人才网(www.sciencehr.net)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避免人群集聚带来的安全隐患,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协助高等院校及其他用人单位做好团建和人才聘选工作,积极推出多措并举的海内外学者招聘与就业平台,积极开展精准线上服务,为构建部分达标用户多元化招聘场景,率先创建并推出“HR-PDIC”服务模式,全程提供“宣讲-洽谈-面试-签约”一站式服务方案。现决定面向全球举办“2020年海内外科研学术人才视频招聘会”。
二、参加会议
主办单位: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科学人才网(联合举办)
三、会议时间:
2020年10月30日 (08:30-11:30)(欢迎报名)
2020年12月16日 (08:30-11:30)(欢迎报名)
宣讲平台:网络空中讲堂
邀请对象:拔尖人才、海内外优秀博士、即将获得博士学位的在读博士生研究生、具有博士学位的社会在职人才、博士后出站人员。
技术支持:QQ:850081096
电话:010-56225611、0516-83590211
邮箱:kdjszp@cumt.edu.cn;rsc_xdzhong@163.com
余老师:13856225147(可添加微信报名)
温馨提醒:
报名时,请仔细勾选意向单位,报名简历会递交到招聘方手中。
请您保持手机通讯通畅!
四、视频招聘会参加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桂林医学院、桂林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泰山学院、滨州学院、南京工业大学、井冈山大学、广州大学、广西医科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南昌航空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浙江农林大学、西安工业大学、燕山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河北大学、西安邮电大学、广西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安徽师范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防科技大学、郑州大学、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名单持续增加中,请保持关注)欢迎报名,预祝各位博士洽谈成功,前程似锦!
视频招聘会报名入口:
http://sciencehr.mikecrm.com/wlGV2aj
推荐人:余老师
中国矿业大学2020年人才招聘启事
摘要:行业翘楚高校,座落京沪线节点有地铁千口城市,5A风景区校区,来校拎包即住精装修人才周转房,面积50-130㎡;待遇优厚(30-2600万+),工作三年,购房无忧;解决子女入学问题(幼儿园、小学、中学),引进人才子女达到学龄条件可直接就读全市最好的初中;博士入职即指定职业发展导师,还可申请启航计划、力行计划。诚聘讲师至院士各类人才。
学校简介
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高校、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同时也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学校坐落于全球宜居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江苏省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区,现有文昌和南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4800亩,学校配有自己的附属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矿大附中的教育质量名列全市前茅。
中国矿业大学经过110余年的努力奋斗,已经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以能源为特色,理工文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和多科性大学的基本格局。学校设有21个学院(部),另有徐海学院和银川学院等两个独立学院。
学校现有9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3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7个其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含研究基地),年均科研经费超过5亿元。目前,学校同25所全球TOP 200的海外名校签署了合作协议。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被评为A+,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学科被评为A。工程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化学、数学、环境与生态学和计算机科学等7个学科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其中工程学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
一、引进人才基本条件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热爱高等教育事业,师德高尚,学风正派,治学严谨,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学术背景和较强的学术发展能力,具备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二、引进待遇
来校即提供拎包即住精装修人才周转房(2020年一期投放100套,先到先得),面积50-130㎡不等;薪资优厚,工作三年,购房无忧;解决子女入学问题(幼儿园、小学、中学),引进人才子女达到学龄条件可直接就读全市最好的初中——矿大附中;博士入职即指定职业发展导师,还可申请启航计划、力行计划。
(一)讲师
薪金年收入20万元人民币起。除此之外,还享受以下待遇:
Ⅰ类博士:学校提供安家费10万元人民币(一次性到账),提供租金补贴15万元人民币,提供科研平台建设经费15万元人民币(文管类9万元人民币);
Ⅱ类博士:学校另外提供安家费10万元人民币(一次性到账),提供租金补贴10万元人民币,提供科研平台建设经费10万元人民币(文管类6万元人民币);
Ⅲ类博士:学校另外提供安家费5万元人民币(一次性到账),提供租金补贴5万元人民币,提供科研平台建设经费6万元人民币(文管类3万元人民币)。
(二)副教授/副研究员
薪金年收入26万元人民币起。除此之外,学校另提供住房补贴35万元人民币,提供科研平台建设经费20万元人民币(文管类12万元人民币)。
(三)教授/研究员
薪金年收入35万元人民币起。除此之外,学校另提供住房补贴45万元人民币,提供科研平台建设经费35万元人民币(文管类20万元人民币)。
(四)卓越学者、杰出学者、攀登学者和优秀青年学者
学校为卓越学者、杰出学者、攀登学者和优秀青年学者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年薪(最多可达150万)、科研平台建设经费(最多可达2000万),提供购买相应面积住房(最多可达300m2)等额的住房补贴,具体待遇根据学校高端人才政策“一人一议、一事一议”。
三、引进人才类别及学术条件
序号 | 单位 |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 | 学科方向 |
1 | 矿业工程学院 | 矿业工程 | 采矿工程 | 绿色开采、深地开发及智能采矿;未来采矿(海洋资源开采、太空资源开采等);金属与非金属矿床开采理论与方法 |
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 | 生态科学、生态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 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生态环境保护 |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制冷及低温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地热开发与利用、低温系统流动传热等,地热等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 | 功能性材料、岩层改性等 | ||
力学、土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固体力学、工程力学、岩土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 流固耦合、岩石力学;压裂、酸化;透明地球精细探测理论与技术、煤型稀有金属矿床勘探与开发 | ||
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应用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 智慧矿山关键理论与技术、智能控制、复杂系统与计算智能、过程监测诊断与控制、机器学习、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 |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生产与服务运作管理、智能制造、决策优化、人因工程、供应链管理 | |||
机械工程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 | ||
交通运输工程 |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轨道交通规划或运输经济、线路工程或道路材料、智能交通、交通地理或城市地理 | ||
2 |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 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 生态科学、生态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 生态环境保护方向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 | 岩层改性材料方向 | ||
核科学与技术 | 核技术及应用、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 | 矿井放射性污染防治方向 | ||
力学 | 固体力学、工程力学 | 流固耦合、冰结力学 |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油气田开发工程 | 压裂、酸化 | ||
土木工程 | 岩土工程 | 岩石力学 | ||
3 | 安全工程学院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公共安全、应急救援、消防、地质灾害、动力灾害监测、干热岩致裂、煤层液氮致裂增透、深部资源流态化开采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机器学习、视频图像处理、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多媒体信息处理、物联网工程、传感器网络等 | ||
地球物理学或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矿山地质、地球物理探测或地球物理监测 |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噪声与震动控制、大气污染防治 | 工业降噪、气溶胶 |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 职业健康 | ||
光学工程 | 激光技术及器件、光电检测与信息处理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高分子材料化学 |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热能工程 | 燃料及其高效清洁燃烧技术、热能动力装置及燃烧过程 | ||
力学 | 工程力学、岩土力学 | 岩石动力学、采动岩体力学、煤层气开采、岩石裂隙与渗流理论 |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图象处理与计算机视觉、智能控制与智能机器人、新型传感器、自动化仪表和自动检测系统 | ||
机械工程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分析和辅助制造 | ||
公安技术 | 火灾勘查 | 火灾事故调查理论、技术、方法 | ||
4 | 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 | 结构工程 | 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或土木工程材料 |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 结构抗震、抗火 | |||
桥梁与隧道工程 | 桥梁与隧道动力稳定理论与技术、大型桥梁稳定理论与技术、健康监测等 | |||
市政工程 | 新型道路结构及材料应用理论与技术 | |||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热质传递、制冷、节能 | |||
岩土工程 | 特殊土/土与结构相互作用、岩石力学工程(新研究方向)隧道或轨道交通工程、岩土工程或地下建筑结构、岩石力学、岩石动力学、深土力学、冻土力学与工程、深埋隧道工程、环境岩土工程等 | |||
力学 | 工程力学、流体力学 | 工程力学、采动岩体力学、渗流力学、页岩气开采、CO2地质存储、流态化理论与开采技术以及力学交叉学科 |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工程管理 | 工程管理、工程造价 | ||
5 | 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力学 | 工程力学、一般力学、流体力学 | 岩石力学与工程、渗流岩体力学、采动岩体力学、流变力学、岩石强度理论、岩石损伤与断裂力学、深部地热能开采、页岩气开采、CO2地质存储、深部空间利用、深部多场耦合岩体力学、基于能量的强度与破坏理论、固体资源流态化开采原位力学理论、应力可视化理论与技术、深部环境监控理论与技术、深部储能技术、地质力学与地质工程等 |
土木工程 | 岩土工程、隧道工程 | 岩石力学、岩石动力学、深部地下工程、深埋隧道工程、轨道交通工程、地下结构、特殊土/土与结构相互作用、深土力学、冻土力学与工程、环境岩土工程、可燃冰开采、海洋岩土力学与工程、太空采矿等 |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固体地球物理学 | 勘探地球物理、地球物理反演、大数据智能算法与反演 | ||
6 | 深部资源流态化开采前沿科学研究中心 | 力学 | 固体力学、工程力学 | 岩石力学与工程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热能工程 | 燃烧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生物化工 | 煤炭生物转化 | ||
矿业工程 | 采矿工程 | 流态化开采 | ||
机械工程 | 机械电子工程 | 智能机器人 | ||
7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 | 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可靠性设计理论、机械传动与控制、机械系统动力学、流体传动与控制、状态监测与控制、机电一体化、数字化制造、智能制造、特种加工 |
新工科 | 机器人工程 | 机器人机构学与动力学、机器人视觉、机器人智能控制 | ||
8 |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人工智能、智能控制与系统、机器人、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复杂系统与计算智能、过程监测、诊断与控制、生物信息学 |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无线通信与网络、图像处理与计算视觉、传感网与云计算、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光通信、量子通信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光电检测与光学诊断、微纳器件与系统,信息光电子技术 | |||
9 | 矿山互联网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物联网技术、软件工程、大数据、人工智能及应用、程序设计。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技术 | 传感器网络、智能信息处理、无线通讯。 | ||
机械工程 | 机械工程、机械电子 | 矿山智能采掘装备 | ||
电气工程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控制 | 矿山电气与自动化工程、自动控制 |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矿山地球物理勘探、矿山地质、 |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矿山与地下测量、开采沉陷、智慧矿山、全球定位系统与位置服务、智能开采。 | ||
矿业工程、 | 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 | 矿山安全生产相关 |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
10 | 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矿产普查与勘探、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地球信息科学、地质工程 | 地下水环境与水污染控制、数字地质相关、工程地质、岩土工程、钻探工程、石油(天然气)工程 |
地球物理学或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固体地球物理学或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 地震勘探、电磁勘探、测井、重磁 | ||
地质学 | 古生物地层学;岩石学;矿床学 | 植物学、古生代海相生物、中新生代陆相生态系统;矿物学、岩浆岩石学、变质岩石学;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查 | ||
水利工程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地下水与地表水耦合模拟 | ||
11 | 深海科学与水下工程研究中心 | 海洋科学与工程 | 海洋地质学、海洋物理学 | 海洋矿产资源、海洋地球物理 |
土木工程 | 结构工程 | 海岛功能性建设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微电子 | 传感器 | ||
物理学 | 声学 | 应用声学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电路与系统 | 电磁场 | ||
12 | 化工学院 | 矿业工程 | 矿物加工工程 | 矿物加工理论、技术与装备;矿物材料、洁净能源;界(表)面化学;矿物加工实验技术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化学工艺、化学工程、工业催化 | 煤化工、有机化工、高分子化工;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设计及计算;碳一化工、催化材料及碳材料等 | ||
化学 | 能源无机材料化学、无机物理化学、分子马达或化学反应动力学 | 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 | ||
生物工程 | 生物工程 | 生物医药、生物能源、地质微生物 |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化工过程机械、流体机械及工程 | |||
13 | 国家煤加工与洁净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矿业工程 | 矿物加工工程 | 矿物浮选、矿物加工理论、工艺与设备、矿物分离过程强化、表界面化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 |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化学工艺、应用化学、工业催化 | 水污染控制、低阶煤提质与高附加值利用、固废利用 | ||
14 | 环境与测绘学院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 导航工程、GNSS水气建模、定量遥感、大气遥感、时空大数据处理与分析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 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环境生物技术、生态修复、环境污染化学 | ||
公共管理 | 土地资源管理 | 地信遥感、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经济管理、区域规划 | ||
15 | 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 |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
力学 | 流体力学 | |||
16 | 材料与物理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 | 能源材料、先进金属材料、生物与仿生材料 |
物理学 | 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原子核物理 | 统计物理学;理论和实验(包含半导体物理);原子核理论 | ||
光学工程 | 激光技术、光电子和光子技术、光电传感与测量等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 微电子理论与技术等 | ||
17 | 数学学院 | 数学 | 基础数学、计算数学、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实分析、微分方程;计算数学;随机分析、金融数学;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 |
统计学 | ||||
18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 | 机器学习、数据挖掘、视频图像处理、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 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 | 嵌入式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 | ||
软件工程 | 软件工程技术、信息安全 | 网络空间安全、密码学、软件工程、软件测试 | ||
19 | 人工智能研究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信息与通讯工程 | 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信息安全 | 人工智能 |
20 | 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 | 会计学、企业管理 | 会计、财务、审计、市场营销、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创新管理、组织理论与方法、人力资源管理等 |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金融学、 | 行为经济、能源经济、绿色金融、国际经济与贸易等 |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商务智能决策、数据挖掘与大数据技术、系统建模、运营管理、供应链管理等 | |||
统计学 | 应用经济统计 | 经济统计分析、货币政策等 | ||
21 | 公共管理学院 | 公共管理 | 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 | 公共安全管理、危机管理、应急管理、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非营利组织管理、安全生产、职业安全、安全管理等相关方向、政治学理论、政治安全、灾害政治、公共经济学 |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
新闻传播学 | 新闻学、传播学 | 新闻传播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 | ||
法学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刑法学、国际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 | |||
2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 |
23 |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 外国语言文学 | 德语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 | |
24 | 建筑与设计学院 | 建筑学、设计学 | 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理论、建筑技术科学、城市设计及其理论、室内设计及其理论、建筑遗产保护及其理论、设计历史与理论、环境设计及其理论、工业设计及其理论 | |
城乡规划学 | 国土空间规划、城市更新、城市设计、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矿区生态重建 、乡村规划与设计、乡村振兴与古村落保护 | |||
机械工程 | 工业设计及其理论 | |||
25 | 体育学院 | 体育学 | 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 |
四、简历投递及联系方式
(一)简历投递方式
请将简历发送至人才引进办公室招聘邮箱和相关学院(平台)招聘邮箱。
江苏师范大学视频招聘会报名入口:
http://sciencehr.mikecrm.com/wlGV2aj
推荐人:余老师
(二)人才引进办公室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江苏省徐州大学路1号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
邮编:221116
电话:0516-83590211
联系人:陈老师
Email:kdjszp@cumt.edu.cn;rsc_xdzhong@163.com
(应聘邮件主题:姓名|学历|所学专业|应聘岗位名称|中国科学人才网)
(我们的官方微信群建立啦!可加微信13856225147 备注:姓名+学历+学校专业+毕业时间,邀请进官方微信群了解更多招聘信息)
2020年秋冬季博士人才视频招聘会进行中!
热忱欢迎全国各地高校硕博毕业生、社会在职人才、博士后出站人员报名。
切勿错失重要机会!
关注科学人才网微信公众号,参会单位信息持续增加中!